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哲学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反思: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理性的局限性
    刘洪佐
    2021, 23 (1): 1-9.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1
    摘要( 803) HTML( 34) PDF(861KB) ( 396)
    当下国内生命伦理学研究具有脱离“真实性”的倾向,且缺乏基于“真实性”世界图景之上的思的“彻底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论路径,进而更加彻底、更为有效地应对基因编辑这一新技术境况下的伦理挑战。伦理反思必须立足于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之“真实性”,并充分考量人之理性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生命健康、公平正义和人的自我形象的多重复杂关联等一些极具颠覆性和紧迫性的核心伦理问题,始终以人之存在境况、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道德哲学变革作为伦理反思的核心关切,保持哲学思辨的底色,确立新的伦理认知和建构图式,进而尝试探讨构建合理规制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伦理规范的新样态。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从“暴力”到“胜力”——后现象学视域下军事技术的本质探究
    吴奕澎
    2021, 23 (1): 9-17.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2
    摘要( 373) HTML( 12) PDF(2211KB) ( 295)
    将军事技术视为“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的定义方式忽视了对在研技术的划归,易于引发“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含混。借助后现象学“人—技术—世界”框架,可以发现军事技术源于民用生产技术使用情境的变更,在占据生存条件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军事技术调节着人们的战争感知,在诠释战争的同时也遮蔽着对战争的判断。近代自然科学与资本主义现代性扩张的结合,使军事技术走上了能量杀伤的“暴力”道路,战略威慑武器则使其因失去使用情境而成为国家博弈的“他者”与“背景”。在暴力的退隐中,可以发现军事技术有别于作为“存在的传递”的民用技术,其结构性本质是对“存在的占据”,是实现政治目标的“胜力”。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技术统治:马尔库塞与福柯的分析
    赵庆波
    2021, 23 (1): 18-23.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3
    摘要( 466) HTML( 7) PDF(827KB) ( 312)
    马尔库塞与福柯的工作为分析资本主义与技术新配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经典的案例。马尔库塞指认技术操控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了人的感情、需要、愿望,造就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福柯指出技术设计实现了将不同物质功能化处理的权力效应,其最终落点在于调配、控制、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使得权力统治从威严的政治机构散布到了日常生活,技术规训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权力组织的新形式。面对技术统治的危机,马尔库塞与福柯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开放获取资源能够促进二元创新吗?
    刘志迎,支援援,吴瑞瑞
    2021, 23 (1): 24-33.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4
    摘要( 288) HTML( 12) PDF(882KB) ( 190)
    以2013—2017年中国医药生物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经营性交易活动和金融性交易活动出发,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企业不同开放行为与组织二元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采取内向开放式创新能够促进组织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活动;企业采取外向开放式创新会抑制组织二元创新;吸收能力在内外开放式创新获取资源对组织二元创新影响过程中发挥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资质过剩感对主动职业生涯行为的U型影响
    乔坤,杨晨露
    2021, 23 (1): 34-42.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5
    摘要( 382) HTML( 8) PDF(877KB) ( 1097)
    通过两阶段问卷收集,探究了资质过剩感对主动职业生涯行为的影响及职业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对主动职业生涯行为存在U型影响,职业满意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证明了国有企业的资质过剩感显著高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职业满意度显著低于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职业满意度也显著低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主动职业生涯行为显著低于合资企业;资质过剩感、职业满意度与主动职业生涯行为在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的分布中均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薪酬外部公平性与高管过度在职消费行为后果分析——基于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
    马智颖,孙世敏,张汉南
    2021, 23 (1): 43-51.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6
    摘要( 443) HTML( 8) PDF(890KB) ( 520)
    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高管过度在职消费成因,并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过度在职消费行为后果的影响以及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薪酬外部劣势不公平会诱发高管过度在职消费,并削弱在职消费“效率观”表现,而内部薪酬差距可以抑制上述影响。在薪酬外部优势不公平状态下,优势不公平程度对高管过度在职消费和在职消费经济效应无显著影响,内部薪酬差距反会诱发高管过度在职消费,削弱在职消费“效率观”表现。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研究
    付帅帅,陈伟达,王丹丹
    2021, 23 (1): 52-60.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7
    摘要( 541) HTML( 19) PDF(1212KB) ( 782)
    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是协助跨境电商发展,为商品跨境流通降本增效的重要助力,而政策支持是促进其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考虑各参与主体(政府、跨境电商平台、物流企业)行为决策对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影响,基于政府政策扶持及监管、其他参与主体行为的交互影响及有限理性的假设条件,构建了政府扶持-平台组建-物流企业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三种不同情境下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演化稳定策略。借助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政府政策及财政扶持、监管等外部条件,平台未来市场收益,物流企业的机会主义及平台、物流企业的损益分配系数对此动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内各参与主体协同发展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党内问责对象不精准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吕永祥
    2021, 23 (1): 61-69.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8
    摘要( 1468) HTML( 13) PDF(889KB) ( 863)
    借鉴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从个体、组织、个体与组织关系三个层面可构建问责对象不精准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从该框架来看,问责对象不精准表现为:在个体层面,以问责一般干部代替问责领导干部,以问责现任领导干部代替问责时任领导干部;在组织层面,以问责下级组织代替问责上级组织,以问责属地机关代替问责垂直管理部门;在个体与组织关系层面,个体问责与集体问责相互代替。党内问责对象不精准的成因包括:在个体层面,混淆执纪对象与问责对象,终身问责机制不健全;在组织层面,职责同构的政党职责体系,垂管部门滥发“责任状”;在个体与组织关系层面,个体与集体责任划分不清晰,避责策略的消极影响。其治理对策在于:在个体层面,区分执纪对象和问责对象,健全终身问责机制;在组织层面,构建职责异构的政党职责体系,清理垂管部门发布的“责任状”;在个体与组织关系层面,清晰划分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以集体问责和个体问责配合使用抑制避责策略。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抗争政治中的合作型治理模式研究
    允春喜,徐西庆
    2021, 23 (1): 70-77.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09
    摘要( 330) HTML( 6) PDF(866KB) ( 179)
    抗争政治的本质是利益诉求。控制与调解的方式反而可能会埋下问题隐患、助长抗争升级,而具体改革措施虽能缓解某个领域的抗争,却无法实现更长效的治理。更为宏大、更具包容性的治理架构就是合作,合作型治理模式仍然需要国家控制力作为坚强后盾,并以合作精神实现国家力量的道德化。抗争政治从“表达”“发声”开始,因此能否促进形成有效交流的对话机制成为追求正义、合作治理的关键,但在允许参加对话的人员与话题上需要明确特定的范围。抗争政治涉及诸多非理性因素,“共生共在”的思维则成为推进合作对话的基础。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话语的影响探究——基于F市G区12345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颜海娜,谢巧燕
    2021, 23 (1): 78-86.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0
    摘要( 293) HTML( 8) PDF(925KB) ( 344)
    近年来,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为政民互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公民诉求表达与政府回应性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能力和回应效能的影响,很少基于政治修辞的角度对政民互动的话语进行具体分析。以F市G区为个案,利用其12345平台连续三个月完整的公民诉求工单数据,探讨了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话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回应话语会受到公民诉求话语、问政类型、诉求领域和是否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政民互动中的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都具有选择性,是一种策略性互动;策略性互动的背后是政府和公民彼此政治信任基础的缺乏。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政策文本如何影响政策扩散——基于四种类型政策的比较研究
    魏景容
    2021, 23 (1): 87-95.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1
    摘要( 663) HTML( 11) PDF(943KB) ( 958)
    政策文本是政策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研究长期忽视的一个话题。以政策文本内容为切入口,构建“政策势能—政策激励”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四种类型,并运用四个案例尝试明晰不同政策文本内容形成的政策扩散速度、扩散路径、扩散机制以及扩散内容的差异。研究发现:强势能强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最快,以政策创新为内容,通过强制、竞争与学习机制进行扩散;强势能弱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次之,以强制、学习和模仿为主要扩散机制,政策往往会发生变异;强激励弱势能类政策扩散速度快,竞争与学习是其主要扩散机制,并以政策再生产为内容;弱势能弱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慢,以学习和模仿为主要扩散机制,政策往往雷同。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互联网时代用户数据保护理路探讨
    陈兵,马贤茹
    2021, 23 (1): 96-104.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2
    摘要( 302) HTML( 2) PDF(880KB) ( 220)
    进入Web 3.0时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数据科技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对传统互联网的生产运行方式和消费服务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互联网运作模式从单向静态的只读网页向信息双向共享转化,促使数据形态从单向静态走向动态互联共通,数据属性定位从消费结果向生产要素融合,数据保护方式从绝对权保护趋向多元合作治理。为此,亟须突破现行私权保护的局限性,确立动态平衡的场景化保护模式,推动数据保护的强化到与数据共享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用户数据保护和共享的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最终实现数据治理的多元共治体系。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上诉权问题研究
    徐暾
    2021, 23 (1): 105-112.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3
    摘要( 358) HTML( 3) PDF(854KB) ( 323)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中的上诉权存在实体权限和程序设计上的不足与欠缺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缺席审判制度中现有上诉权的设置难以契合其价值目标及功能需求。通过对缺席审判上诉权进行法理剖析,发现上诉权的价值体现在确保缺席审判实体正义、程序公正及保障人权三个方面,根据此价值预设,上诉权因而具备利益平衡、权利救济及纠正错误裁判三大功能。结合价值哲学和功能理论的实际场域,通过明确不同案件类型之近亲属上诉权的现实权限以及优化缺席审判上诉权的程序设计,以重构缺席审判上诉权的制度设计,从而保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云帝国:一个似“马”非“马”的理论命题——基于对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数据殖民主义理论的解读
    刘皓琰
    2021, 23 (1): 113-120.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4
    摘要( 494) HTML( 16) PDF(857KB) ( 572)
    面对着大数据技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左翼学者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提出了“云帝国”的概念,认为由各类大型数字公司构成的云帝国正在通过数据提取技术推行一种新的殖民方式,即数据殖民。云帝国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资本化,成为可以被云帝国所殖民掠夺的原材料,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和人们生命自主性的丧失。尽管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在形式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传统,但二人对经典作家理论的应用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曲解和偏离,也由此出现了难以弥合的理论缺陷,因此“云帝国”概念从实质上而言只是一个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似“马”非“马”的理论命题。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语言文学研究
    《被掩埋的巨人》与电影《潜行者》联动的双重叙事进程
    沈安妮
    2021, 23 (1): 121-126.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1.015
    摘要( 396) HTML( 10) PDF(4700KB) ( 225)
    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与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在运用神话方法以及在建构双重叙事上有互文性关联。将小说与电影进行联动叙事解读,能揭露出石黑一雄小说中隐藏的、与表面情节发展轨道所奠定的基本叙事基调相悖的另一层隐性表意轨道及主旨。在小说的表面情节发展轨道上,叙述者以一种宏大叙事式的、对聚焦人物不施评判的客观立场和叙述目光进行叙事;而在小说的隐性表意轨道上,叙述目光又在跟文本外部的电影的互文及共鸣中,透露出一种与读者所认识的故事表面意义相对立的深层反讽意义。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