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擎——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 刘鹏霖 金秋编辑: 管珊珊 杨明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新日期: 2024-06-20

多年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步形成了“立足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核心为培养质量,激励学生学好本领;坚持“四个面向”,重点在原始创新,引导师生做真科研”的发展理念,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学生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和一流创新人才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创设“信息学院学生创新基地”,出台《双创“玉才”培养方案》,分年级引导学生开展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训练,组建百余人的双创指导教师团队,深耕“玉才”冬、夏令营核心金课,充分激发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主动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造本领,全面培养能够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流人才。

创新文化引领,激发双创人才培养澎湃动能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徐永超在双创冬令营第一次接触到数学建模竞赛,从此便埋下了一颗种子。参加完培训后,他参加了数学建模校赛和省赛,虽然未能更进一步,但他丝毫没有气馁,反复钻研,通过继续培训学习来强化基础,从省赛二等奖到华数杯国家三等奖到亚太杯国家二等奖再到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每一次竞赛他都全力以赴,并能够及时复盘学习。2022年,作为队长,徐永超在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获得特等奖和美国数学学会特别奖,这在全球参赛的两万七千多支队伍中仅3队获得,获奖概率仅千分之0.2,为东北大学历史第一次。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徐永超获得东北大学第八届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章”

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建设,让创新文化成为大学生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内驱力。新生入学伊始,学院开始为其配置百余名双创学生指导员,从朋辈指导的角度不断浸润双创竞赛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意义,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创新创业的概念和意识;再通过“青年说”“东信双创沙龙”等平台,交流创新创业先进经验、分享双创心路历程、碰撞双创思想火花和推动资源共享,培育创新萌芽;最后通过设立数学建模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组建寒暑期强化培训班、开展校内选拔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从基础知识拓展、技能实训到实战演练的专项培养和训练,三个层次解决“创新文化→创新启蒙→创新落地”的创新实践路径规划问题,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罗重威在“青年说”故事分享会中分享双创故事

近年来,信息学院学生踊跃参加以数学建模竞赛、光电设计大赛、计算机博弈大赛、交通科技大赛等为代表的学科相关科技竞赛,人数逐年提升,深度参与创新创业覆盖率达到85.3%,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持续增强,共培育科技创新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800余项,获奖总数量名列前茅。

全程创新育人,引领双创人才培养成果斐然

“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是来自东北大学的‘能脉之眼’——多维度油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赛会主持人话音刚落,会场掌声如雷。勇夺特等奖,他们做到了!由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金海、卢森骧两位老师指导,易光模、冯彦宾、尹鑫照、李航、侯涤非、陈麒如、王阔、王柄洋等学生组成的“能脉之眼”团队研发出了油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该产品不仅实现了对管道的全息检测、实时定位、卡堵自救和自发电等功能,而且对管道缺陷的检测更加细致,功能也更加全面。

“感觉经年累月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心血没有白费。”尹鑫照表示,在得知自己团队得到特等奖时,他内心非常激动。获奖那刻,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证书,更有专业素养和抗压能力。未来他们将继续完善“能脉之眼”,使其早日投入正式使用,造福国家和人民。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能脉之眼”团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合影

“挑战杯”大赛的优异表现是信息学院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信息学院组建了由两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的百余名双创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利用每年的备赛关键期,对学院创意项目进行专业提升培训,对种子项目进行一对一的项目特色孵化指导,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方案。很多学生团队成员按照《双创“玉才”计划实施方案》分年级规划双创课程,从大一“创”到大四,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逐年积累双创成果,从双创冬令营走出的一个小创意到夏令营结出的小成果,从一个专项小比赛开始锻炼到高年级迎接大挑战,寒来暑往终于取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双丰收的优异成绩。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贾同老师为学生们做竞赛机器人相关知识宣讲

项目孵化落地,托举双创人才培养再谱新章

“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听着台下的掌声,回忆起的不是决赛的路演,也不是备赛的煎熬,而是从科研梦想到项目初创,从研发调试到落地建成,四年来不断研发和完善的艰辛和不易,更是理想变为现实的自豪。”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获得者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克胜在获奖后说道。

2017年,初步接触科研的他内心就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要将所学化作实践,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欲望愈发强烈。在导师柴天佑院士的鼓励与支持下,张克胜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被国家重点实验室选派到抚顺罕王进行生产实践。在调研过程中找到了工作方向:研发一套新的贯穿生产全流程的指标决策业务的智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来弥补人在具体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经过4年多的调研和研发,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最新一代的选矿指标优化决策智能化系统的研发,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中大放异彩。团队研发成果现已在多家选矿厂试点应用,有效实现选矿选煤产业降本增效,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选矿行业近20年的产业性难题。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张克胜“数孪智科”项目被央视新闻报道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凭借其扎实的实践过程、丰硕的成果,已经在生产生活等众多场景上得到了应用。同时,这些项目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与学院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项目实际需求为研究目标吸引更多敢闯敢拼的东信双创“新人”加入,形成了“双创—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的创新育人新模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创青春”“创客中国”“创吧”等创新创业实践,孵化更多项目成果,与学院共同培养新工科人才百余人。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王云帆在“数孪智科”项目中进行创新训练并参加“创吧”创业基金争夺赛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时代,东北大学信息学院的学生们以不懈的创新追求和扎实的实践探索,在青春的舞台上尽情绽放光彩。在东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东大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节点上,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前进方向,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将一流的科研技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驱动力,将论文专利写在祖国流程工业的生产线上,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解决复杂工业过程中遇到的产业性难题,以青春之我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以张克胜为代表的东信双创人自豪地说。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Baidu
map